
說到豬場頭疼的病,養豬朋友們經常會提到腹瀉。豬場腹瀉問題確實是非常頭疼的問題,是種種原因引起的腹瀉問題。腹瀉輕則影響料肉比,推辭出欄。重則脫水死亡。腹瀉當中仔豬的腹瀉尤其難治療,因為仔豬抵抗力差,死亡率更高。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交流仔豬腹瀉中的仔豬黃白痢。
一、病原及流行特點
仔豬黃白痢的病原是大腸桿菌。一年四季均會發生,但是春冬寒冷季節多發。
1.仔豬黃痢
早發性大腸桿菌病,主要發生于出生后數小時至7日齡內的仔豬,以1—3日齡內的最常見,一周齡以上很少發病。
本病以頭胎青年母豬所產仔豬的發病率為最高,發病急,死亡率也高。據調查發病率高達50%上死亡率高達30%。
2.仔豬白痢
遲發性大腸桿菌病,一般發生于10-30日齡的仔豬,以10-20日齡的仔豬發病最多,也最為嚴重,1月齡以上則很少發生。本病發病率較高,而死亡率相對較低,但會影響仔豬的生長發育。發病率為30%以上,死亡率一般在5%以上。
二、發病原因
發病原因主要是因為自身抵抗力差環境變化和感染大腸桿菌所引起的,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母豬帶菌
大腸桿菌是豬腸道的正常菌群,且多數為益生菌,同時也存在一定比例的致病菌。這些致病菌隨同糞便一起被排出體外,污染母豬的乳頭和體表、圈舍、飼料等,仔豬通過吮吸母豬乳頭、舔啃圈舍、飼料、母豬皮膚等,而食入病原菌,引起感染。這是引發仔豬黃白痢的主要原因。
所以做好消毒尤為重要!
2.環境因素
仔豬剛出生抵抗力差,各項機能不完善,由于突然降溫、圈舍衛生差,乳頭臟,濕度高,水質差等誘發黃白痢。
3.仔豬本身生理特點
初生仔豬的胃腺發育不完善,分沁胃酸的能力差,對細菌的抑制和殺滅能力弱,致使食入的致病菌在胃腸道大量繁殖,造成消化道機能紊亂,從而引發黃白痢等腹瀉性疾病。
4.營養缺乏
母豬營養不足,導致奶質差,仔豬的缺鐵性貧血、仔豬低糖血癥、硒和VE缺乏等營養代謝性疾病導致仔豬抵抗力差誘發本病。
5.胎次有關
母豬胎次低抗體含量低。胎次高,自身感染產生免疫反應,產生抗體,仔豬通過母豬獲得抗體。
三、臨床癥狀
1.仔豬黃痢
腹瀉嚴重,排黃色糊狀稀便,有的糞稀如水呈淡黃色、黃白色和深黃色。有時混有小氣泡并帶腥臭味,幾分鐘拉一次。繼而嚴重脫水,迅速消瘦,雙眼下陷。在捕捉、掙扎和鳴叫時,肛門會冒出稀便。發病仔豬多為3日齡左右的乳豬。多在10-14h內突然有1-2頭仔豬全身虛弱發病,多涉及全窩,乃至整批新生仔豬。體溫正常,一般為38.5℃左右。肛門和腹股溝等處皮膚發紅;杳运ソ叨,病尸皮膚干燥、皺縮。
2.仔豬白痢
突然發生腹瀉,排出乳白、灰白、淡黃或黃綠色內含粘液的稀糞,隨后腹瀉次數增多,糞便腥臭而稀薄。仔豬逐漸消瘦,被毛粗亂無光,尾和后肢被糞便污染。精神萎頓,吃奶減少,嚴重脫水,眼窩下陷,目光呆滯,最終虛脫而死。
四、預防措施
1.不從有黃白痢的豬場引種。
2.加強飼養管理,搞好產房圈舍衛生,注意圈舍消毒,母豬乳房消毒。盡早讓仔豬吃上初乳獲得母源抗體。注意圈舍通風保溫,冬季安裝暖風爐等供暖設施。
3.母豬免疫,可以使用仔豬大腸桿菌三價苗在母豬臨產前20天肌肉注射2頭份,效果不錯。
4.藥物預防,仔豬出生后第一次吃初乳前灌服慶大,以后連續灌服3天。
五、治療措施
①仔豬灌服慶大,連續3天。雙黃連注射液或板藍根注射液或清開靈注射液肌肉注射。一日兩次,連續3天。母豬飼喂白頭翁,母子同治。
②諾氟沙星口服,連續3天。雙黃連注射液或板藍根注射液或清開靈注射液肌肉注射。一日兩次,連續3天。母豬飼喂白頭翁,母子同治。
③助消化吸收可以加食母生、小蘇打、胃蛋白酶等。
④補液口服葡萄糖生理鹽水及多維,葡萄糖生理鹽水的配方:1000ml水中加葡萄糖20克,氯化鈉3.5克,氯化鉀1.5克,碳酸氫鈉2.5克。
注意仔豬拉稀嚴重一定要及時補液,補充能量,防治脫水死亡。
(來源:網絡) |